12日,余额宝公布的7日年化收益率下降到4.985%,至此,规模前十大“宝宝”产品,收益率全部跌破5%。与最高时的接近7%相比已经下滑超过两个百分点。
门槛低、上手快、收益高,使余额宝等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拥趸甚众。但近期,互联网宝宝类理财产品收益“节节败退”。与此同时,银行理财开始逆袭,纷纷推出各类“宝宝”,一场由互联网“宝宝”军团引发的理财混战正在持续升级。
面对此种混战乱局,“宝粉”何去何从?由互联网“宝宝”这条“鲶鱼”将引发怎样的市场变革?
“破5”成趋势 高收益神话终结
4月以来,市场资金面相对宽松,受此影响,互联网“宝宝军团”的收益率持续回落,比较热门的几款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均下调至5%以下。
12日,余额宝公布的7日年化收益率下降到4.985%,至此,规模前十大“宝宝”产品,收益率全部跌破5%。
事实上,互联网基金理财产品收益的下滑也在业内人士的意料之中,而长期来看,其收益或将进一步“回归”。
分析人士指出,年初春节前,市场资金极度紧张,一个月银行协议存款的年化利率最高曾飙升至9%左右,这是支撑货币基金当时高收益率的根本原因。而春节后,银行间市场短期利率已经大幅走低。
南方基金固定收益总监李海鹏分析指出,从目前较为宽松的货币市场资金面来看,货币基金的收益还会进一步下行,7日年化收益“破5”会成为未来的趋势。虽然目前有部分货币型基金的收益还维持在5%-6%的水平,但一般都是在吃去年和银行签订的高收益协议存款的老本,因为去年底协议存款利率大约能达到7%的收益,但现在协议存款利率已经下滑至4%以下。他预计,今年货币基金的总体平均收益将维持在4%-4.5%的水平。
近日,继3月份撰文《余额宝与存款准备金管理》提出“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银行存款应受存款准备金管理”之后,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日前再发表文章《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管理?》,进一步论证前文所提出的观点。